对话冯建峰:脑体检纳入常规体检,还需跨越多少“门槛”?从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工作机制到完成全球首个全脑规模数字孪生脑平台,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团队通过对人脑功能的探索,完成了一系列类脑智能的成果应用。“眼下,我们正联合其他团队,希望把和人脑有关的检测成本降低至百元。如果这件事...
2015年,冯建峰受聘成为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首任院长。当时,他用系统发展神经计算的数学理论解决了一类最优随机控制问题,取得了优异成果,成为国际生物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1981年,冯建峰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他和他的同学们一样,都在数学研究上有着崇高的理想,想采撷数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时任数学系主任丁石孙的教...
“人脑看似不大,却由860亿个工作单元(神经元)组成……”58岁的冯建峰说起他的研究领域,目光炯炯有神。 2015年,冯建峰受聘成为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首任院长。当时,他用系统发展神经计算的数学理论解决了一类最优随机控制问题,取得了优异成果,成为国际生物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 1981年,冯建峰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他和...
从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工作机制到完成全球首个全脑规模数字孪生脑平台,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团队通过对人脑功能的探索,完成了一系列类脑智能的成果应用。近日,冯建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近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团队发布了数字孪生脑 (Digital Twin Brain, DTB) 平台,这是国际上首个基于数据同化方法开发的、具备 860 亿神经元规模及百万亿突触的全人脑尺度大脑模拟平台。该研究发现,数字孪生脑在...
冯建峰:1964年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发展了一系列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来自神经科学和脑疾病的...
2024年9月17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团队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ying individual brain development using multimodality brain network”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脑网络的特性足够强大,可以识别特定的健康大脑年龄和精神障碍。多模态脑网络为大脑的功能发育提供了新...
冯建峰:1964年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发展了一系列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来自神经科学和脑疾病的不同尺度海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他提出了非线性因果关系的...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展开联合攻关,采用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重要血浆生物标志物,可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对痴呆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具有重大意义。北京时间2024年2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