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这句话道出了修身养性的深意。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时,不应被心中的杂念与欲望所束缚。 我们要让心灵回归本真,无执无著,这样才能明心见性。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当我们向外观察外在世界时,不应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这里,“内观”指的是向内心深入观察,而“心无其心”则表达了心灵的空寂与无执。在禅宗看来,人的内心原本就是清净无染的,但由于世俗的纷扰和执念,使得心灵被尘埃所覆盖,难以显现其本真。因此,通过内观,修行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是身心皆平等。身心空寂,内外皆解脱。解脱就能无所执着,解脱就是正念,正念就是正定正受,也就是三昧。正念现前,永劫住在三昧中,无所执着,无所挂碍。因为一切放下,心无所系,所以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如果能返本还原,就...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清净经# 》#懋涛觉悟# 翻译:能够遣除物欲的人,回光返照,内观自心连心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欲呢?外观其形连形...
所以,从古至今,总是教人先去除欲念,再观内心,又担心人们误以为心就是心脏器官,所以强调是心无其心,这样,人们就能知道这里的心是指灵明之心,即心神。说完向内看了,接着说向外看,原文说: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意思是,如果连人形都没有了,心的住所肯定也没有了,欲念更无处生发了。这里就有个...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意味着,当一个人深入观察自己内心时,能够超越常规的心绪波动和欲望,达到一种心灵的澄净。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意思是,人从外部世界观察事物时,能够超越事物的表象,看到其本质。 而“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则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万物,认识到所有事物的相对性和无常性,从而超越对物质...
首先,我们来探讨“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这一句。在这里,“内观”指的是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反思。而“心无其心”则表明,当我们深入观察内心时,会发现内心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它包含了更多的意义和关联,如情感、思想、意识等。以写作为例,当我们观察到使用钢笔这一行为时,我们...
由此可见,外观其形,形无其形,亦是“悟道”之人具有的另一种能力。 三、什么叫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 大意是说,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心”之产物,正如王阳明所讲“心外无物”一样,即: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
清净经云: 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