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桥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桃川镇建安亭村(原沐田村)。始建年代不详,呈南北走向,横跨濂水。两台三墩,石榫卯结构,廊屋硬山顶与歇山顶相结合,红砖黛瓦,穿斗式梁架,是一座石榫卯结构廊桥,由桥台、桥墩、桥身和廊屋构成。该桥全长15.2米,宽3.9米,高3.6米,占地面积约5...
二、第二座兴隆桥位于无锡南门塘南路的伯渎河上,是由无锡的二品红顶商人祝大椿于1912年个人捐资修建的(祝大椿还先后捐资修建了无锡的工运桥、通汇桥等诸多桥梁)。这座桥原名“大椿桥”,桥体是木结构平桥;到192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单孔平桥;1958年塘南路拓宽,再次重建改名为兴隆桥。墉南路兴隆桥 为什么...
兴隆桥位于常州市邹区镇老镇西街,兴隆西街西首,东西向横跨在鹤溪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兴隆桥是目前邹区镇内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石拱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石桥旁设置了钢架人行便桥,用于平时的交通之用,而石桥成为当地的人文景观。 兴隆桥始建年代不详,据地方志记载:“兴隆桥原名平石桥。明代已建有平...
兴隆桥隶属于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万隆村,位置:东经126°31’,北纬44°53’。清朝康熙中期,孙二耢子从山东荷担来此开荒立屯,因此该屯称孙二耢子屯,道光末年,王、马、方等户筹款于屯前水沟上修一座木桥,取名兴隆桥。自此该屯从桥改现名。地势坡岗,带状聚落...
在兴建“兴隆桥”方面,荣德生先生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出资修建了三座桥,更在于他所倡导的“实业救国”的理念。他深知桥梁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认为修建桥梁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还能够促进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他通过自己的企业和慈善事业,积极参与和推动无锡地区的桥梁建设。除了“兴隆桥”之外,荣德生先生...
🚶♂️ 漫步在甪直古镇,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映入眼帘——兴隆桥,又名陈家桥。这座桥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横跨南市河,位于万盛米行景点北侧。桥名寓意“生意兴隆”,寄托了镇上居民对商业繁荣的期盼。🪨 兴隆桥以青石为拱,武康石为墩,花岗石为阶,结构坚固,造型古朴。站在桥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
古桥新韵,文化交融 兴隆桥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文化的交融。桥北的兴隆寺,桥南的古柏树,与古桥共同构成了“三位一线”的壮丽景观。每当傍晚,当地群众纷纷来到这里,跳起健身舞,唱起家乡的歌谣,欢声笑语回荡在古桥周围。政府也在这里修建了沿河公路,种上了风景树,安装了路灯。古桥旁边,一座“兴隆亭”...
兴隆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老镇西街,兴隆西街西首,是一座东西向横跨在鹤溪河上的单孔石拱桥。这座桥不仅是邹区镇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石拱桥,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兴隆桥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据地方志记载,它最初的名字是平石桥。明代时,平石桥已经存在,连接了东西两街。到了清代初期,平石桥被改建为石拱桥...
宜兴市高塍镇兴隆桥 〈〉〔〕[]{}兴隆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贺家渎自然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隆桥,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单孔石拱桥,东西向(南偏西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踏步、桥拱为花岗石。桥通长15米,桥面长2米,中宽3.20米,堍宽3.35...
又名大乌桥、夹浦桥,位于长兴县东北14公里夹浦镇,跨夹浦港。始建年代无考,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桥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成的三孔石拱桥;长27.6米,宽3.55米,高约10米。兴隆桥用料考究,气势雄伟,是县内仅存的一座3孔石拱桥。 兴隆桥位于夹浦集镇上(夹浦村),于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是我县最早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