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所以A选项错误。第10条第2款规定:被执行人、利害关系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停止相应处分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B选项错在“应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8年9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十一月三日 (2008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2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旨在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对执行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规定。第一条:申请执行人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时,...
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11月3日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司法解释予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减少法律适用中的争议和分歧。”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2008年11月3日对这一司法解释作出了解读。 以立案先后...
第五,本解释对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程序作出了规定,第十九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程序按照诉讼程序审理,即指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审理,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第一审裁判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第六,本解释对执行异议之诉对执行程序的效力作出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8〕14号 2008年11月25日公布 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程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28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审判实践,对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
为了公正高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规范执行行为,完善执行异议及复议等案件审查处理程序,切实维护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本市法院执行工...
再审程序是一种纠错程序,也是一种不同于一审和二审程序的权利救济机制,应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程序需求.作为指导再审实践的蓝本,再审司法解释已经初步确立了再审之诉的雏形,并对再审程序的三个阶段作了相应规定,包括再审申请合法性的审查程序,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和再审的审理程序.但是对于上述三个阶段,再审司法解释规...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原告起诉时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第三项也作出了与前述内容一致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 司法解释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权再审事由最高人民法院解读对方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再审申请书双方当事人摘要:doi:CNKI:SUN:YWWX.0.2009-01-001CNKI司法业务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