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宿建德江》配画。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2.培养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 1.音乐韵律:了解古诗的押韵和韵律; 2.古诗三首:研究《静夜思》、《登鹳雀楼》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3....
教学 内容 部编 版 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第 3 3 课 《古诗三首》 教材 分析 古诗词的教学设计主要注重朗读、想象和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词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同时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词、诗句含义的方法,感悟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古...
一、直入课题 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遭受弃置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把字读准,师纠正.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边看插图边想像、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你们分...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熟悉三首不同风格的唐诗,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画面导入让学生先看一幅画:杜甫《登高》插图。谈谈画面给大家的感觉,为今天的学习打下基础。杜甫《登高》插图杜甫《登高》插图2.朗读...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 2.释题: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
《宿建德江》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读写生字词“德、渚”,理解诗文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与体会,感受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六年级上册 第3课《古诗三首》第2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3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皎、章、泣、盈、脉、栖、鸦"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 。 【教学重...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泊烟渚”、“夜行”、“忽见”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的情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 2.注意古今...
宿建德江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德、渚”,理解诗文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感受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