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江初上梁山的时候,公孙胜可能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宋江一旦取代晁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他一定会力主招安,而这对于梁山众人来说,绝不是什么好的出路。 公孙胜提出离开梁山,晁盖应允了他,还给了些盘缠,只是公孙胜嘴上说着:“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 第五十三回中柴进被陷高唐州,宋江派戴宗打探公孙...
当初刚到山东的时候,公孙胜就听说了宋江的名声,江湖上到处流传着这位仁义大哥的事迹,公孙胜以为宋江就是他要找的人。但等公孙胜亲自到郓城县之后才发现,宋江这个人其实是个志在仕途的人,他是刻意为自己炒作好名声,期待以这种方式得到提拔。为什么呢?这从宋江的诨名上就能看出来,他叫“及时雨”,人们通常会把庄...
公孙胜又阻止不了这些,于是离去。后来公孙胜在平定淮西后,班师回朝,大军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突然想起罗真人曾预言的“遇汴而还”,于是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公孙胜从此离开是非之地,“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得到善终。结语 宋江刚上梁山,公孙胜便离开梁山,成为第一个离开梁山的好汉,...
凭借着这强大的法术,公孙胜一出场,便重挫了反派高廉的妖术,高廉继而被雷横斩杀身亡。从这一刻开始,公孙胜重返梁山泊。紧接着,便是“大聚义”,在大聚义中,公孙胜排名第四,坐第四把交椅。在后来的战斗中,公孙胜凭借强大的法术,立下了赫赫战功,征讨方腊结束后,班师回朝。自从再次回到梁山泊开始,公孙胜...
公孙胜也看出宋江是一个局限于框架内的人,必不可能同他一路,因而又转去找寻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二人第一次见面就是不欢而散,其根源在于二人成长的框架路线截然不同。公孙胜是道士出身,从小便不在科举框架之内,更遑论他对仕途有什么期待。他不同于梁山中大多数人。宋江等人大多都是反奸臣不反天子,而公孙胜...
公孙胜身上的秘密 按照公孙胜的家庭,说他“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这似乎和梁山上的其他人都有着本质区别,家里又有屋子又有田,甚至在戴宗请他的时候,他的家里还有庄客。放在那个年代,公孙胜也妥妥算是个富二代了,而且,人家还不是花天酒地之徒,反而有着很多优秀的爱好。有描述说他“学成武艺...
其实,从军事发展的形势分析来看事情,公孙胜料定梁山发展的结局走向这个方面,是他对宋江带领梁山未来走向的一个分析。公孙胜这个角色无疑和施耐庵的生平是极为相似的,因此他料定,出身于朝廷官场的宋江,想通过梁山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能力,并最终官运亨通的想法,早就被公孙胜识破。在公孙胜看来,宋江本是一名乡镇上...
01宋江刚上梁山,公孙胜却提出离开梁山。晁盖率众头领好不容易把宋江从江州救出来。宋江一到梁山,想到众人劫法场这事儿一定会连累家中的父亲、弟弟,于是星夜赶回宋家庄去接宋太公,后在晁盖等头领的帮助下,终于把父亲宋太公、弟弟宋清接来梁山。为了庆贺宋江一家团聚,山寨连日杀牛宰羊做庆喜宴席。公孙胜看到宋江...
公孙胜:被忽视的历史英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丰功伟绩而被后世铭记,但有些英雄却常常被遗忘。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公孙胜。他的故事不仅充满传奇色彩,更体现了智慧与勇气的结合。一、历史背景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书中他是108位好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