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保障,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巩固拓展了脱贫...
要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多元价值,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要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不是简单地养几头猪、喂几只羊,而是要与工业、服务业等融合进而延长产业链。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概括地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了解,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供给充裕,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专家王海波认为,今后的乡村振兴需从“全面推进”上下功夫,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需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五位一体”措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农村新发展境界...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必将带来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基础。必须强化各级党政机关的政治责任,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严格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