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机理角度,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要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尤其要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令人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更注重整体性、总布局,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已不简单...
党建质量是促进经济建设质量、政治建设质量、文化建设质量、社会建设质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军队建设质量和国防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有效抓手和根本保障。 党的建设质量就是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将党内政治文化质量、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党内政治生态质量、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质量、基层党组织质量、党员队伍质量等构件紧密地结合起...
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进宏观调控方式创新。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等改革。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弥补市场不足的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更优结合。(《光明日报》2018年5月29日)陈 坚:以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现代农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主线,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坚持承包关系长久稳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未来指导我国“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