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是描述气体相变时蒸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方程。该方程由克勞修斯(Benjamin Paul Émile Clapeyron)和克拉伯龙(Rudolf Clausius)两位物理学家分别于1834年和1864年独立提出。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的基本形式为: ln(P2/...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一些金属材料在大应变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其他方程相比,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具有以下特点: 1.非线性:方程中的二阶和三阶项使得该方程在大应变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描述材料的非线性力学行为。 2.超弹性:方程中的三阶项可以描述材料的超弹性行为,即在大应变下材料能够恢复到初始...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PV=nRT。知识拓展:克拉伯龙方程描述的是单元系在一阶相变相平衡时候物理量的变化方程。即定量分析单元系在摩尔数相同时物质体积(V)、温度(T)、压强(p)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把理想气体方程和克拉伯龙方程等效是不正确的。一般克拉伯龙方程是指描述相平衡的方程dp/dT=L/(...
一、 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组分数为1的体系只含有一种纯物质叫单组分体系,单组分体系的相律表达式为:f=K-Φ+2=1-Φ+2=3-Φ 当自由度最小:f=0时,相数最多:Φ=3,为固相、液相和气相共存。即单组分体系三相平衡时温度和压力皆为定值,不能改变。此时,体系称为无变量体系。当相数最...
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 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Clapeyron-Clausius equation)是2019年公布的冶金学名词。定义 描述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的方程。出处 《冶金学名词》第二版。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是描述物质相变过程中蒸气压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方程。这个方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莱昂哈德·克拉伯龙和法国工程师本杰明-勒昂·克劳修斯在19世纪提出的。该方程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物质相变过程以及预测蒸气压变化的重要工具。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
它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恩斯特·克劳修斯(Ernst Haeckel)和瑞典物理学家维尔延·克拉伯龙(Vilhelm Bjerknes)共同发现和提出的。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主要用于描述流体的速度、流量和河床边界等基本特性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和分析河流和海洋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的基本形式可以表达为:Q = v * A 其中,...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 克劳修斯从热力学理论论证配蔽了克拉珀龙方程,故这个方程又称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克拉伯龙方程有时也被认为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 压强单位Pa V 体积单位立方米 n 气体物质搏裂的量(摩尔数)单位mol R气体常数=8.314J·mol-1·K-1 T热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为PV=nRT,相关内容如下:1、介绍 德国物理学家,是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822年1月2日生于普鲁士的克斯林今波兰科沙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就学于柏林大学。1847年在哈雷大学主修数学和物理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从1850年起,曾先后任柏林炮兵工程学院、苏黎世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