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修道者便是强调性命双修的。道教中有一句话叫“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意指修行二字不是秀给他人看的口头禅,唯有用健康的体魄、充盈的精气神来向世人证明宗教现实意义,由此才能使修行落到实处,即曰“实修”。 此外,一名修道人还要有立足于人...
小提示:"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修行:1、修养德行;@2、美好的品行;@3、操行;@4、遵行;@5、出家学佛或学道;@6、行善积德。 第一:(数)①排在最前面的:他考了~名。②比喻最重要。
这两句话“修性不修命,修行第一病;修命不修心,到老一场空”源自中国道教文化,具体出自唐代道教人物吕洞宾的《敲爻歌》。 这两句话强调了修行中“性”与“命”的平衡重要性。其中,“修性不修命,修行第一病”意味着如果只注重心性的修养而忽视了对生命精气的修炼,那么这种修行是有缺陷的,是修行中的第一个大病。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诗句注释 修行(xiū xíng ) : 修习实践。《汉书.卷八八.儒林传.严彭祖传》:「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 」学佛、学道。《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因为丈夫死了,觉得自己是个未亡人,没得什么意兴,拿了个修行念头 不修(bù xiū ) : 1.见"不修"。
丹道讲究性命双修,不过初下手时,大多都是分开来,要么从性入,要么从命入,不过这不是说,命功,就是只修命,性功,就是只修性,今天讲从性入手。 吕祖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命不修性,万劫阴灵难入圣。” 从性功入手的,太乙金华...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这句话流传很广很广,影响了很多很多人。但是究竟什么是性、什么是命,不知道。只修性不修命,修行的第一个病就是这个,什么病呢?“只修性”,就是执理而废事。我们要注意,“执理废事”也好或者“执体废用”也好,都是以“性”而说。虽然一切的现象都可以说是“命”,...
吕祖曰: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物家财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
吕祖曰: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物家财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
道家有性命双修之说。更有修性不修命,此乃修行第一病。 如果命被认为是身体,认为性是精神,那么就说明既可以修性不修命,也可以锻炼身体不修性。这样就是将性和命分开了。此是二元见解,与道相悖。 人身不同,难道活动不便,肉体有异者就不能修行吗?肯定不是,因为大道无情,长养万物,一切皆为道之子嗣。
林南不太记得前世从哪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任你做。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蛬 看到过下面的评论是这样解释这段话的。 修炼。那么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