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凡夫而言,进行自身的白骨观可以对治贪欲。释迦牟尼佛讲述此观后,又说出另一种观:慈悲观,也称为慈心观。此观可避免因修习白骨观而产生的过分厌离,它们是互相调节的。所以,修行是一件需要小心谨慎的事。 佛的初转法轮期间,一部分阿罗汉在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位时修观白骨。行持过程中,首先是内外的循身(内循身...
佛教中的自我意识观念与西方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有所不同。佛教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错觉,主张通过理解和体验“无我”(Anatta)来超越对生死的执着。这种教义对个体的死亡焦虑可能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佛教教导,生和死是自然界无常(Anicca)法则的一部分,而通过修行和冥想,人可以理解生命的无常性,从而减...
本吧热帖: 1-白骨观吧吧规 2-远离喇嘛教男女双修邪法 3-求助大神给我建议 4-搬运一些白骨观图片 5-本吧专用刷经验处 6-本人正在研究白骨观,偶然来此。。。 7-我收集的白骨图片,希望有用 8-赠送《尸体变化图鉴》 9-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 10-远离男女双修邪法
是故学拳为此困扰者,不妨依佛家不净观之九想次第而修,自会觉得这个臭皮囊无可留恋,人生之种种欲望,各种杂念,必将为之一扫,而归于净静,把体内色质空尽,性住气自回,达于气敛入骨之妙境。 至若上智者,可直接修第八想,即能成就白骨观。此法行住坐卧皆可行之,走架时配合持咒练拳,尤有相得益彰之妙,直入...
白骨观 让你不再颠倒第四,叫做白骨观。佛陀告诉我们,今生今世我与他无论是有缘还是没缘,我知道用X光一照,他就剩下一堆骨头,好好的观想:喔!人是一具骷髅。如果有一种仪器,象镜子一样,人走过照出来的就加...
成佛作祖的秘诀 成佛作祖的唯一途径是经由白骨圣法,肉身只是暂时的载体。真正的修行者应专注于白骨观修,而非气脉。要想快速证圣,就必须亲见白骨护法,这是唯一的路径。我反复强调过,无论是现在的行者还是未来的行者,都必须重视禅密要法和白骨圣法。这是三世诸佛都必须宣说和遵循的法门。
二、白骨观 观想白骨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如果没有出现,那么就加重观想,自身的全部骨骼在印堂穴(两眉中间当中出现。心里这样想,并闭目去仔细在印堂穴之中寻找,直到图像出现后再往下修炼,这时可以从印堂穴中往外仔细的自己的这副白骨,瞑想这副白骨逐渐增大,直到与自身大小相等。再进一步瞑想这副白骨变得非常清楚,连骨节...
《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简介白骨观是佛家修持法之一,为佛教五门禅法之一种,通常由不净观、白骨观、白骨生肌和白骨流光四步组成。主要的目的是息灭对色身的贪恋。南怀瑾先生七十年代闭关山三年,出关前夕,提笔书“公案三生白骨禅”一句。学人启请法要,先生讲述《禅秘要法》,于是,就有了这本《禅观正脉研究》...
怎么修不净观白骨观?..一、什么叫白骨观《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云:白骨观,又作骨铄观。应先观自身额上,皮肉烂坠,唯见白骨。渐渐从狭至宽,想于一头,皮肉烂坠,见于白骨。乃至全身,皆见白骨。既见自身一具骨铄分明现已,复观余人,烂
观(梵vipas/yana^ ),意即以智慧专心一致观察念想佛或法等特定之对象,而致力于证悟,为佛教一般之实践修行法,白骨观即其中重要观法之一。盖观想死尸之筋断骨离,形骸分散,白骨狼藉不净之状,藉以知无常而除却贪欲执着之念。佛陀弟子优波尼沙陀即以作此观而成道。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五下):‘观不净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