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旨在探究似动现象产生的机制,分析不同因素对似动现象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实验目的 1. 探究似动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 2. 分析不同因素(如刺激强度、运动方向、观察距离等)对似动现象的影响。 3. 验证似动现象在不同人群中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三、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
似动现象实验:刺激空间距离与闪烁频率对似动现象的影响 1引言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似动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
似动现象的产生 依赖于这两个灯泡亮暗交替的时间间隔(ISI)。 (2)当ISI为30~200ms时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似动现象,即发光的灯泡从位置A移 到位置B,当ISI为60ms时出现最理想的似动现象;如果ISI长于200ms,则将知觉到交 替闪亮的两个灯泡;如果1SI短于30ms,就会看到在位置A和B上同时闪亮的两个灯泡。
实验三十一似动现象 实验背景知识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 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内部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 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
1、8.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似动现象似动现象_ 应用心理学 _ 班【摘要】:p 】: 该实验是在黑色背景下以两个红色亮点为研究对象,在时间间隔 和空间间隔 两个变量的影响下,观察两个亮点之间的关系是先后出现、同时出现还是由一点向另一点挪动;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两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时空条件。理解似动现象的时间...
似动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它是在一定的条件刺激下,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的运动。 似动仪是演示和测定心理似动感知的仪器。实验一般按下列方式进行:先呈现一个刺激,随后在不同空间位置再呈现一个相似的刺激。这样,在两个刺激的强度、时距、空距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引起似动知觉,即亮点从先呈现的位置移...
实验一:旋转扇叶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旋转扇叶产生的似动现象,探究人眼对于快速运动物体的感知。实验过程:我们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摆放了一台电风扇,并将其调至最高档位。然后,我们逐渐减慢旋转速度,观察电风扇的扇叶在不同速度下产生的视觉效果。实验结果:当电风扇的扇叶旋转较快时,人眼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
❖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似动现象实验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似动现象。所谓似动现象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物体出现移动现象,实际上不是真的在移动,而只是人们的视觉错觉。 例如在黑暗中,长时间看着一个小亮点就会觉得它在飘动,这种现象被称为自主运动。在月亮和乌云同时出现在天空时,人们会觉得月亮在乌云...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者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的运动。 影响似动现象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在客观条件方面有:刺激物呈现的空距、时距,刺激物的强度、形状、数目等;在主观方面有:个人经验,暗示的作用以及个别差异等。这些因素往往又是联系起来的。 螺旋后效实验 相关原理...
任务一实验5: 似动现象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 32 p. 信息机演示文档-课件(PPT演示) 10 p. 使用itunes订阅podcasts教程-课件(PPT演示) 41 p. KYN-28-10KV开关柜原理-课件(PPT演示) 71 p. OptiX WDM 原理-课件(PPT演示) 17 p. 申报国家标准计划项目-PPT(精) 19 p. 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