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是有阳明之里燥,但头痛有热者,是为太阳之表证。六七日不大便者,是宜与承气汤,以泻里热。但有头痛发热之表证,且小便清长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此麻黄汤证,麻黄发表寒以泻卫闭。卫闭不开,郁其里燥,表闭未解,故发热...
伤寒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这一条文,之前看的时候,直接就过去了。今天再看,有很深的意义。一个病人,有五六天没有大便了,一般来说想到的都是通大便,开塞露估计是很多人的选择,当然古代中医没有开塞露,就首选承...
在外感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六七天不大便,又出现头痛有热。这里不具体说是翕翕发热,还是蒸蒸发热,或是日晡潮热,是为进一步辨证留有余地。从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一句可知病仍在表。如果头痛有热是由阳明里热上熏所致,则小便必黄赤,发热必是蒸蒸发热或潮热,治疗自然应当用...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归零》解读: 1.据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规律,“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处于阳明卫气与少阳卫气之间。 “头痛有热者”是太阳卫气阶段事情;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
《伤寒杂病论》头痛探析 头痛发生与水停有关,与气冲上逆有关,常与发热相随,三阳病如此,三阴病也如此。 太阳病、阳明病头痛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麻黄汤);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此条文提示,太阳病与阳明病都可有头痛发生,...
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至衄者,麻黄汤主之。这一条没有任何的不理解的地方,应该非常简单啊。第56条,那么就有几处需要解释一下。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若小便清者。那么有的说这个地方的小便清应该是大便清,当然,可能是有一些医家认为小便清在这个地方不合时宜,应该是大便,因为这...
作者:元阳道人 关键词:阳明腑热结证·承气汤;太阳伤风不大便证·桂枝汤;太阳伤寒鼻衄证·麻黄汤。 《伤寒论》第五十六条原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
55.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刘渡舟 这一条通过小便清和赤辨别表里热。如果头疼有热是阳明里热导致的,那么小便一定黄赤,发热也是蒸蒸发热,或者潮热,治疗应该用承气汤。小便清,说明里面没有燥热,病邪还是在表,这时腹部没有...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里已实,似可下也。头痛热未已,表未罢,可汗也。然欲下则有头痛发热之表,欲汗则有不大便之里,值此两难之时,惟当以小便辨之。其小便浑赤,是热已在里,即有头痛发热之表,亦属里热,与承气汤下之可也;若小便清白,是热尚在表也,即有不大便之里,仍属表邪,宜以桂枝汤解之。然伤寒头痛不...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这里的伤寒两字,应该做广义的伤寒来理解。即感受了外邪,患了外感病。外感之后可以出现很多症状,比如恶寒发热身疼痛等等,都是常规的症状。但是本条患者最明显的症状不是上述的那些,而是不大便六七日,便秘一个星期了,而且还有头疼,有发热等等。这里讲与承气汤有点唐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