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主之。A.小柴胡汤B.桂枝汤C.柴胡桂枝干姜汤D.柴胡桂枝汤E.小陷胸汤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治疗“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宜用:( )。 A. 桂枝汤 B. 小柴胡汤 C. 柴胡桂枝汤 D. 柴胡桂枝干姜汤 E. 大柴胡汤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刚才说了,少阳病不能发汗或泻下,但并病的时候,可同时用,这也是定法。大柴胡汤就是少阳阳明合病,是柴胡证,里也实了,所以给大黄,那么此段是少阳与太阳并病,有太阳病,少阳病也发生了,把二方放在一起就行了,用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七天的时候,全是由表传入半表半里或里,“发热,微恶寒”,是表没解,“支节烦疼”也是太阳病;“微呕,心下支结”,不只是心下,是旁边,支是树枝(之意),两侧谓之支,心下两侧,心下支结就是胸胁苦满的另一种说法,这是互词。“微呕”,柴胡证心烦喜呕,微呕、心下支结...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词解: 心下支结:即患者心下有物支撑结聚之意。 释义: 伤寒六七日,病邪已入少阳,而太阳外证未罢之证。发热,支结烦疼,知其…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单选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A. 桂枝甘草汤主之 B. 桂枝汤主之 C.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D. 附子汤主之 E. 柴胡桂枝汤主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E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主之。” A. 桂枝汤 B. 桂麻各半汤 C. 麻黄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 E. 柴胡桂枝汤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E 反馈 收藏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关于本条文说法,正确的是()。 A.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说明太阳表证已轻B.心下支结说明有阳明里实C.微呕,心下支结,表明少阳之邪尚浅D.柴胡桂枝汤为太、少两解之剂,以小柴胡汤、桂枝汤合方,减半而投E.柴胡桂枝汤即小柴胡...
《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方外能调和营卫,在里能和解枢机,故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 组成: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 加减:颈肩活动不利,可加葛根、鸡血藤、当归、伸筋草、舒筋草等养血...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12023-05 3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422023-05 4 小柴胡汤禁例 452023-05 5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 432023-05 6 阳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