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示学人:“应知佛与传承诸上师及我心无别”;“见、定、行一切行持皆摄于心”;“一切染净诸法统统在现前离垢、空明、豁朗的内证智——本觉或本性中完全具矣”;“不需用界智为入门而勤修,只悟此当前种种显现皆我真心所化之相,无取无求,即超越勤修与因果。”这种种开示与禅师的说法无二无别,也是教...
有乐禅师的泼墨弥勒佛画,用墨酣畅洒脱,用色清新淡雅、潇洒和谐,强调自然为本,进而抒发画家的情怀。故而,其笑佛画极其古雅宜人,画里画外无不流露出佛的宽容、慈悲和博爱,同时也能看出有乐禅师对无忧无虑、轻松、简单生活的向往。其作品闪烁着东方神秘文化的动人光辉,所绘的人物离我们很远,却离心灵很近,是他长期...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夹山寺,隐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是禅宗的摇篮。起源于唐咸通十一年,这座寺院见证了菩提达摩祖师传佛心印的伟大时刻。从菩提达摩祖师传法开始,夹山寺成为禅宗的道场,吸引着众多学人和信徒。禅宗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汉传佛教的独特风貌,影响深远。禅宗的萌芽:夹山寺的奠基 夹...
这一刻,世尊传递给大迦叶的,并非是普通的教义,而是超越语言的心印。这种传法方式,在后来的禅宗发展中被称为"以心传心"。不依靠经典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禅宗区别于其他佛教派别的最大特点。大迦叶年事已高时,他将这一心法传给了阿难。阿难本是佛陀的侍者,精通佛陀所说的一切言教。但佛陀的心印...
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菩萨造论,始末唯弘佛经。”从传承渊源看,禅门所传西天二十八祖之前二十四位祖师,与天台宗所传西天法藏传承之二十四祖重合,参以慧远《庐山禅经序》所举印度禅法传承谱系,及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七系付法传》,可见法藏、禅定、心印之传付,在印度原本并无区分。禅门初祖摩诃迦叶,...
如何传佛心印 如何修法才与本尊相应 根本与修持 (上) 根本与修持 (中) 根本与修持 (下) 开示阿赖耶识 讲解诺那祖师离港开示 (1) 讲解诺那祖师离港开示 (2) 讲解诺那祖师离港开示 (3) 开示弥陀疏钞01 开示弥陀疏钞02 开示弥陀疏钞03 开示弥陀疏钞04 开示弥陀疏钞05 开示弥陀疏钞06 开示密宗十住心1 开示...
常德石门县夹山寺, 菩提达摩祖师来我国后,传佛心印之地!湖南省常德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一座1100多年历史的寺院,这座寺院是菩提达摩祖师来我国后的传佛心印之地,名叫“夹山寺”又名“夹山灵泉禅院”。据文献记载,在1100年以前的唐咸通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70年,由临济宗高僧善会禅师带领僧众开山修建的...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闻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修得,不用求成。只因迷于声色,忘失本真,造业受报方才沉沦六道。苟能醒悟一切声色货利皆如空花水月,无可追求,毅然放舍,毫无粘着,则不须修法...
释教三字经|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禅,全称禅那,译作思惟修,新译静虑,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到梁武帝的时代,达摩大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那时信受禅宗的汉人,并不太多,据《景德传灯录》所载,正式依止达摩大师得法的,也不过三、四人,其中接受大师的衣钵,传承心印,为东土第二代祖师的,只有神光一人而已。以后历世的学人,虽然渐渐增加,但接受祖位,都是一脉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