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的自由论并没有对政治自由提出细致周到的定义,但是很好的说明了自由主义与极权主义这两种政治理念,从来都是“对生活目的的两种完全异质的、不可能和解的态度”。因此伯林的自由论也被认为是围绕两种政治构想的含义,特别是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的深入洞察。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伯林的议论描绘出的自由一面是极其图象式...
我只想考察这些含义中的两种,却是核心的两种;我敢说,在这两种含义的背后,有着丰富的人类历史,而且我敢说,仍将会有丰富的人类历史。freedom或liberty(我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的政治含义中的第一种,(遵从许多先例)我将称作“消极自由”,它回答这个问题:“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
1)何谓自由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提出了不受外部干涉和自我支配自身“两种自由”的观点。围绕这种自由观的对立,又关联到是将人视为合理的主体,亦或是道德的主体。而这又会限定我们对应该采取的政治制度的想象。1958年柏林在演讲中提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后,人们围绕这两种概念对政治自由进行了诸多讨论。结果上...
伯林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以谈谈两种自我: 一种非理性、冲动的低级自我,和一种理性的、有远见的高级自我,并且只有当人的高级自我占主导时,他才算是实现了积极自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我们兴许可以通过压迫一个人来让他更自由--要是我们阻止瘾君子吸毒的话,我们或许可以帮助他的高级自我获得主导;通过限制...
摘要: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在文章《自由的两种概念》中对"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自由概念进行了区分。他将"消极自由"定义为,个人行动不受他人干涉的区域。"积极自由"则意味着个人的生活和选择由自己而不是任何异己的因素所决定。与此同时,在一些对积极自由概念的错误理解的基础上,伯林激烈的反对积极自由理...
编者按:本文收入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系公开合法之出版发行物。限于篇幅,注释部分单独推送。 一、兩組不同的問題 對一個人施以強制,就是剝奪他的自由,問題是:剝奪他的什麼自由?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每一個道德家都頌揚自由。正如“幸福”、“善良”、“自然”、“實相”一樣,“自由”...
以赛亚·伯林讲稿(二) 作者| 段洪禹 编辑| 经典摘读 正文| 4030字 阅读时长 | 约10分钟 两种自由的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自由”这个词,我们常说的,比如个人自由、言论自由、经济自由、财富自由、知识使我解放、自律使我自由、理性即自由、自由便是做自己的主人等等。
两种自由概念(节选) 上面一条推送中推荐了张曦老师的一篇关于伯林关于自由的思想的文章。伯林被评价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在自由主义的探讨上有着很高的建树。今天的哲·思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出自以赛亚·伯林的文章——《两种自由概念》中的前两章,...
以赛亚·伯林是二十世纪的自由主义多元价值理论的代表人物,其对两种自由自由概念的阐释,既是对西方传统自由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又是对多元论价值观的整合与创新。他的两种自由理论使自由主义进入多元发展新时代。 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概念是伯林自由论的灵魂和基础。本文以两种自由概念的厘清和全面梳理为中心及线索,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