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李鹏(1987年11月代总理、1988年4月-1998年3月) 1928年10月20日,李鹏生于上海。 1987年11月,李鹏被任命为国务院代总理。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2019年7月22日,李鹏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五、朱镕基(1998年3月-2003年3月) 提起朱镕...
新中国第一位代总理是董必武。1950年1月2日下午11时,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发来一份电报,“斯大林同志已同意周恩来同志来莫斯科,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贷款、通商、民航等项协定”。提议中共中央“收到此电后,请于五天内准备完毕。希望恩来携贸易部长及其他必要助手和必要的文件材料,于一月九日从北...
在周恩来出访及不在北京期间,陈云第三次代理总理职务。 在近三个月内,陈云作为国务院代总理,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处理一系列国务要事,重点讨论和研究1956年国家预算的调整、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压缩以及第二个五年计划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统筹华北地区经济建设有方的董必武,被任命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是当时仅次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我国经济建设“一把手”。在周恩来、董必武的不懈努力下,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也是为何周恩来在1949年底,陪同毛主席外出访问苏联后,支持董必武临时接替他工作的重要...
代总理”第一位的关键因素。尽管董必武已经年过花甲,但他依然充满热情,一如往昔。在毛主席和周总理重返工作岗位后,他选择隐居幕后,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1975年,董必武在北京去世。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解放事业、社会主义事业以及新中国建设事业,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革命精神,将永远被后世敬仰。
他多想放声痛哭,但是肩上的国家重任让他无法松懈。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挑选一位能够接替周总理职位的继任者,国家不能长时间缺少关键的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决定让华国锋担任新任代总理,这一决定在周围人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然而,毛主席用三个理由让人心服口服。那么,这三个理由是什么呢?华国锋又是一...
1976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毛主席关于确定国务院代总理人选的提议,于2月3日发布197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向全党传达了有华国锋同志担任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内容。然而,主席在确定由华国锋接任国务院总理一职后,一时引起了争议,不管是论名气还是资历,怎么也轮不到华国锋。可是,主席力排众议...
毛主席看着手中的电报,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个决定虽然对新中国有利,但国内的事务同样不能忽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字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董必武。这位革命老前辈,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为人沉稳,是接替周总理的最佳人选。董必武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成了新中国的“代总理”。他接到通知的时候,还正在为一项...
1976年华国锋成为“代总理”,有人质疑,毛主席说了3个理由 文|程哥历史观 1976年在近代史上有着国殇之年的称号,就在这一年,周总理,朱德元帅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相继离世,新中国痛失三大顶梁柱,因而在人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特别是开年之初,周总理去世后,同样身体欠佳的毛主席得知消息悲痛不已,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