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全称为实体联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或实体联系模式图(ERD)(英语: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由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山发明,是概念数据模型中高层描述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ER模型常用于信息系统设计中。比如,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ER模型用来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类型,但是数据建模...
可以把实体-联系图简称为ER图,相应地可把用ER图描绘的数据模型称为ER模型。ER图中包含了实体(即数据对象)、关系和属性等3种基本成分,通常用矩形框代表实体,用连接相关实体的菱形框表示关系,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实体(或关系)的属性,并用直线把实体(或关系)与其属性连接起来。人们通常就是用实体、联系和属性...
ER 图用于描述业务对象关系来说非常实用,尤其是对于复杂业务来说,通过ER 图能够让我们理清业务对象关系之外,还能够通过一定手段简化业务对象关系,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逻辑会更清晰。同时,由于技术开发通常会参考 ER 图设计数据表,因此通过 ER图可以与技术统一领域语言,使得我们产品经理和技术开发的沟通会更顺畅。
数据库实体关系模型,也常被称为ER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设计数据库的高层次数据模型。其核心要点主要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实体是数据库中的基本对象,可以是一个人、地点、事物或概念。属性是描述实体的特征或特性。关系则描述了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一种非常形象、直观的模型,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实体之间的联系,...
5、ER图中符号的表示 一、前言 系统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时候需要先进行数据建模(实体关系图 E-R图),数据建模的依据就是前期所做的需求分析 二、实体-关系图(E-R图) 实体-关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也称为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关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
实体联系模型主要用于理解实体(例如人、产品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拥有、关联等)。在设计信息系统时,它作为初始阶段的模型,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核心结构。在进一步的设计过程中,ER模型会发展为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这些逻辑模型会被映射到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上。值得注意的是,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有时...
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ERD)用于表示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模型,即ER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系统,指出了用于存储数据的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实体和它属性之间的联系。ERD通常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使用,以便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
该准则源于关系代数。同时,ER图使用实体在系统中为用户及其底层数据之间的关系建模。ER图可以映射到关系...
ER模型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表达系统分析员对问题域的理解,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用户也能理解它,因此,ER模型...
把这个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方法(过程)如下: ⑴ 把每个实体类型转换为表,实体的键,即为表的键。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规格)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库存量) ⑵ 由于关系是M:N,两端实体的键合起来作为表的主键,而这两端实体的键分别表的外键,其结构如下: 构成(产品号,零件号,数量)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