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傅利叶正全力以赴打造AI具身载体,让通用人形机器人成为在智能手机之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AI终端平台,而它能跑会跳,肯定比人更高、更快、更强。“十年前做人形机器人产业非常寂寞,现在有上百家企业开始做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的场景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我相信未来人形机器人会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拥...
人形机器人新产品不断涌现,技术持续迭代。AI是赋能人形机器人的关键,也是海外科技巨头的优势所在。对于多方形成共识的万亿元市场,商业化落地和量产将是打开市场的关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今年8月明星初创公司1X发布面向家用的NEO双足人形机器人,家用人形机器人量产节点渐近。人形机器人持续升级 近日,波士顿...
第一阶段是以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人形机器人 WABOT-1 为代表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了从下半身站立,到下半身行走,组装上半身,最后全身协同、缓慢静态行走的技术突破;第二阶段是以日本本田的人形机器人 ASIMO 为代表的系统高度集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实现了连续动态行走,还可以通过感知...
成立于2012年的优必选从小型机器人起步,2018年推出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走进这家企业,记者注意到,如今其大型人形机器人已经经历了5代产品迭代。2023年优必选在港上市时,正是由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为自己“敲锣”。就在今年1月初,能做“滑蛋虾仁”“千贝烧鸡”和“油生菜”等中餐菜品的斯坦福大学...
为了增强机器人的普适性, 将其设置为人形,是因为现实物理世界是基于人的视角、交互习惯所设置的,采用人形能够 用第一视角理解环境场景。从 2021 年 8 月特斯拉在其首届 AIDay 上首次公开展示人形机器 人的概念机 TeslaBot 至今,其研发迭代速度非常快: 2021 年 8 月,首届 AIDay 公开展示人形机器人概念机...
8月18日,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指出,具身通用人工智能最理想的身体形式,应该就是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AGI)又被称为强AI,即具有高效强大的自主学习、自我进化等能力,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决策的AI。去年年底面世的ChatGPT就是自学习...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持续印证“AI软切硬”逻辑,有望成为“AI+”终极应用。人形机器人需求潜力大,预计21-30年全球市场规模CAGR能达到71%。在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人机协作等方面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据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按20%渗透率和15-20万...
“去年是大模型快速发展的一年,而今年或许是AI大模型应用的元年。人形机器人一定是最好的载体之一。”科大讯飞副总裁刘聪说。论坛上,他介绍了团队两年前启动的星火大模型攻关,用他的话说,这一攻关任务叫做“1+N”,既要做“1”的核心底座,也要结合团队在教育、医疗、办公等行业的场景,来形成产业应用。今年1...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的智能终端,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好代表之一,ai相当于是灵魂和大脑,但它一定需要一个身体来感知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国队奥运史上首位“六金王”马龙被称为“六边形战士”,源于他出色的全面技术能力。而在浦东,傅利叶正全力以赴打造ai具身载体,向“六边形战士”的目标迈进。近日,张江机器人谷内传...
封面新闻获悉,天虎科技联合成都科技推出《寻找成都AI“向新力”》专题,本期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第四季度成为成都多款人形机器人的集中发布窗口期。人形机器人因其高度模拟人类形态和行为的能力,被视为未来智能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整个产业的技术复杂性和应用场景多样性,也成为投资关注的热门赛道。成都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