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基础看,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同时,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目前全国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总的看,我国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优化及产业化布局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通过“人工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能够有力推动制造业...
2023年12月,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到 2027 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与制造业融合,全面赋能研、产、供、销、服等关键环节,已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加快构建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它如同制造业变革浪潮中的强劲引擎,驱动着传统制造业朝着高...
中新网合肥9月20日电 (记者 吴兰 张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表示。周济说,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智能制造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数字化制造、网络化...
人工智能作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驱动力,能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行为。在此基础上,智能制造将带来三个重大技术进步。一是从根本上提高制造系统建模的能力。二是使信息系统拥有了学习认知能力,提升知识作为核心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三是形成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但要深层次赋能新型...
从传统的“人盯人”到人工智能24小时无死角盯防,从机器人将货物整齐地码放到无人驾驶井然有序运送到指定的地点,从人工巡检到AI视觉检测提升检测准确度,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线生产效率……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运营商依托自身网络、算力、开放能力等方面优势,加快提升5G、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防疫期间,消毒、导诊、配送、测温、巡控……智能制造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制造优势,加速转产及扩产医用服务机器人,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及病毒传播概率。有专家定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制造业”。寓“智”于“造”,生产更“智能”,产品更“智慧”...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将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平台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从传统的“人盯人”到人工智能24小时无死角盯防,基于浪潮海岳软件搭建的人工智能煤矿重点岗位安全隐患图像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成本。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消耗、减少人力投入等方式,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的利润率。利用智能诊断和智能维修预测和解决设备故障,可以降低维护费用、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