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律规则日益完善、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特别是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作出详细规定,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权利和义务的边界,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必将迈上更高水平,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筑巢引凤来,滨湖区把构建科技创投生态圈作为重要抓手,积极营造适宜工业算力、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支持金融机构为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打造区域创投产业集聚区,先后引进了中电投资、苏民资本、远创资本等一批投资机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累计投资了400余个具有高成长性和...
预测一个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过去需要在3000台服务器上花费5小时进行仿真,现在基于预训练的盘古气象大模型,10秒内就可以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字数将近4000万的一套古籍,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3个多月就完成了识别、点校、上线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带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在科学探索、技术研发、艺术...
必须前瞻研判相关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佳得 2023-06-12 08:55:31 湖北省宜昌市网友 52 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完成代码下达的指令,但仍然还不懂所做事情的意义,所以,管理人工智能,要管理好写代码的人。 人民vAZV2 2023-06-12 13:27:35 人民日报网友 24 握住人工智能机遇,...
造福人类。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多元挑战的背景下,各国唯有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才能共同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来源: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升级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备受瞩目。人民融观察本期关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如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人民日报》发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具有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人民日报》发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具有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
10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与人工智能共成长》的文章,报道了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在科学研究上攻坚克难、在人才培养上勇闯“无人区”,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事迹。全文内容如下: 《人民日报》2...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社会(科技视点)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诗瑶 喻思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4日 第 06 版)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涌现,掀起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热潮,也为各行各业应用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哪些可能性?我们如何应对?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日前发布“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平台。这款旨在为内容生产进行多向赋能的平台,集成了智能写作、智媒引擎、语音转写、数据魔方和视频搜索五大功能,是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工作者的生产力工具平台。 “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平台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百度、科大讯飞、快手、荣之联、凡闻科技等多家在各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