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即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也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 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
总而言之,谈论“人均收入”容易让人对社会财富分配产生误解,而要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让财富更加公平、透明地分配。这不仅需要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还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政策,以确保更多普通人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未来的政策走向不仅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每个普通人的切身利益。
一、“人均”数据的优势 简化复杂信息:在面对庞大的数据时,“人均”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方式,让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例如,人均收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而不需要深入分析每个个体的收入状况。便于横向比较:使用“人均”指标,可以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有...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对普通人来讲,哪个更重要。 一 人均GDP高,不一定人均收入高 “GDP”这个词,我们听了很多年。 简单理解,GDP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年之内创造的价值多少。 但这GDP具体是怎么起来的,则是另一个故事。 举个简单,中国人...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最综合指标,在国际经济核算和国际经济水平对比中广泛应用,因为它把生产和人口两个因素都包括在内。例如联合国确定可以接受国际援助的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是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确定的,联合国会员国缴纳会费的高低也是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决定的。世界银行给...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标志着居民的购买力,是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的核心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制定重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31省份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2024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
在2023年无锡GDP达到15456万亿元,是我国普通地级市中GDP第二高的城市,地级市排名仅次于苏州。从常住人口来看,无锡市常住人口为747.95万人,常住人口低于其他大部分城市,且无锡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达到63014元/人。 北京人均GDP以200300元位居第二。...
人均GDP在3000美元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入相对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的巨大动能往往能够推动全社会快速前进。人均GDP到达5000美元时,消费经济开始崛起,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业通常会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一些高端产业往往能够有一些很好的支撑,比如游艇产业往往就是在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时形成完整的产业...
一、人均收入分为11档次 在报告中显示,中国家庭的人均月收入通过金额的大小进行了不同等级的划分,一共划分了11个不同的等级。从小到大收入依次增高,其中第一个等级是没有收入,也就是0元,据统计收入为0元的人有546万人。每个月收入有不到500元的人处于第二等级,人数为2.15亿人。处于第三等级的人数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