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称谓源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书中道:“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一卜六。”崔鸿所述的这一局面()A. 形成与南方政权宋的对峙B. 属于少数民族
根据材料“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因此D项正确;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说法源出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下列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专指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 B. 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 形成与南方政权南朝的对峙 D. 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 相关...
五胡分别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十六国的称呼最早出自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这十六国可以归纳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和夏。范围包括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南蜀地一带。五胡十六国的形成要从汉末三国时期说起,那个时候北方边境一带的少数民族被朝廷以征召的方式,将他们部分内...
东晋十六国[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 304年成汉与汉赵的建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304年,李特子李雄继立后击败罗尚并称成都王,又于306年称帝,国号“大成”,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匈奴刘渊统领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马颖结其为外援。 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围攻,遣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
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 西晋王朝灭亡后,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十六国”史称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 这100多年里...
科普一下:五胡十六国的的记忆方式(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赫连夏) - 我对生活比个“✌”生活对我比个🖕于2020071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19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十六国时期的“五凉”特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但实际上“五凉”的概念不单单是指十六国时期的五凉。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说的“五凉”则是清代凉州府下辖的五县一厅,既“...
东晋十六国时期,除了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及成夏等16个与东晋并存的政权外,还有一些小政权,像东晋权臣桓玄代晋自立的桓楚,谯纵据蜀中自立的谯蜀,巴氐杨氏割据势力建立的仇池前后五家政权,西北青海吐谷浑,西州高昌国等,这些政权,有的是东晋叛臣,旋起旋灭,正史视为叛逆贼寇,杨氏仇池则为家族割据势力,几乎等同于...
Nn下图是十六国的政权分布图。 詹子庆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所谓十六国,可以从政权名称上概括为:一成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十六国中,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成汉夏前赵、 后赵前秦、 后秦、 西秦前燕、 后燕、 南燕、 北燕前凉、 后凉、 南凉、 西凉、 北凉 A.后赵 B.后汉 C.北燕 D.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