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性质》,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了解二氧化碳的组成、分子结构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
1、学情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但学生还不能系统的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所起的众多重要作用,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系统的认识二氧化碳。 2、教法的选择 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多次采用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网络...
2、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前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O2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CO2跟水的反应。 六、教学准备 制二氧化碳的装置(集气瓶20个、大试管和锥形瓶共10个、长颈漏斗...
2.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验后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共同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应用中的实例,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
【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
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将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2、问题讨论法: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我将此法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完成,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运用控制变 量法设计对 比实验 七、活动用品 CO2、水、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塑料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纸枫叶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前: 自主学习 课中: 活动 1 剧情创设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提供微视频: 实验 1:观察气体,闻气体的气味 实验 2:验证 CO2 实验 3:CO2 的灭火实验 实验 ...
(一)教学重难点 1.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4.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的好奇心。例如,提问:“为什么...
1、二氧化碳是初中继氧气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气体, 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接 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 2、学生有时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 学生学习能 惯。 力分析 3、学生对空气中的成分含量易产生片面认识,加 之学生基础教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