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
关于“国之大者”,习近平对各级领导干部都提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中央政治局同志,他们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习近平要求他们“更应该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对于高级干部,习近平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发有...
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四)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 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
习近平: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4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图片素材来源: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围绕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明了牢记“国之大者”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的重要问题,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有媒体统计,这是开局之年一个月内,总书记第四次提及“国之大者”。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谈及秦岭生态问题时首次提出“国之大者”这一理念。此后,他分别...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秦岭视察时的讲话中,首次出现“国之大者”。此后,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多次提到这一概念。何为“国之大者”?如何对待“国之大者”?《左传》记载: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过程中,国之大事的具体内容虽各有不同,但...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这是8日上午,习近平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
习近平时间|总书记年度“金句”: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回望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金句”频出,提出要求倡议、作出安排部署,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引领航向。“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话语,温暖人心,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