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它既体现了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并承认教师职业境界的层次性;它既有适度超前的目标性引导,又明确了不容许超越的行为底线,因而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于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相应的道德要求,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敬业"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 "敬业"需爱岗。敬业是由爱而敬,对自己的职业有"敬"的感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我们主动地选择了这一神圣的岗位,...
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 2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承担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工作量达90%,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教育教学工作实绩较好,在同学科教师中处于较高水平。 3、承担学校德育工作任务,当好班主任或指导青年教师当好班主任,在课...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是非常及时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有的学生酷爱文化课钻研;有的学生爱好体育;有的学生善于艺术,学生各有所长,以分数论“英雄”的确欠妥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
篇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十不准” 一、不准向学生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言论观点。 二、不准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和滥发学生用书、学具及其它学生用品。 三、不准讥讽、歧视、侮辱、体罚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迎来全新修订!🎉📌1. 爱国守法: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作为公民,我们热爱祖国,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2. 爱岗敬业: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感就办不好教育,没有热情就做不好教学工作。📌...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按照“谈话、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取消评聘、责令辞退”等步骤进行,甚至会进行法律制裁。 第二十八条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具体包括:不尊重学生、歧视、体罚学生;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权益,索取贿赂;个人行为或言论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