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正焕发着文旅新活力。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让我们一起走进 中国大运河中的一段 👇 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通济渠纵贯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一首读不完的诗。6月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开幕式在杭州举办。现场嘉宾以十年为界话心得、享经验,以十年为期展未来、谱新篇,在思想碰撞中交流成果经验,于诗画江南里畅想运河愿景,致敬千年。开幕式现场。王刚 摄 与河共兴,文脉不绝。2014年6月...
中国大运河从何而来?“吴城邗,沟通江淮。”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邗沟,沟通长江、淮河。大运河的原点由此开始。邗沟,也由此成为两座“运河之都”的起点,一端是扬州,另一端是淮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如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3年,这座“大运河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此段运河凿通后,漕船可直抵积水潭。史载元世祖忽必烈见积水潭上“舳舻蔽水”,一片繁忙景象,欣然赐名通惠河。南旺分水枢纽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又一大成就。位于会通河段的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素有运河“水脊”之称,是京杭大运河纵剖面至高点。因水源问题,漕船通航受限。明朝时期引汶水入会通河,疏浚周边...
央广网合肥6月27日消息(记者徐秋韵)今年6月,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至今依然使用的人工水道,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元605年,为了让长江以南和中原地区相连,隋炀帝开始了他的开凿大运河计划,首先便是打通从洛阳到扬州的...
大运河安徽段,指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流经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在安徽,有一座城因这条运河而生,它的名字叫宿州。通济渠唐宋时又称汴河,是当时最重要的漕运河道。为保障汴河漕运,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建置宿州,揭开宿州建城史。宿州因运河而生,跨...
运河源远,国宝是永不衰朽的文脉。中州大地,惠济桥历经千年风雨。这座桥不仅是隋唐大运河上的珍贵遗存,也是古城郑州千年变迁的重要见证;是古代的交通要道,也是古老商都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齐风鲁韵,光岳楼六百五十载岿然不动。光岳楼位于聊城东昌古城中心,始建于明初,是全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雄伟的木...
“祝贺中国!”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现场,中国大运河正式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主席玛雅萨落下的木槌,如今声犹在耳。“让古运河重生。”2020年11月13日,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习近平总书记在运河三湾码头同市民群众亲切交流。“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
大运河与长江一起,在18世纪使中国成了一个比欧洲面积还大的半自由贸易区。有人甚至把大运河称为中国经济的“龙脉”。今天,神州大地上沉睡的“龙脉”似乎再次被唤醒了,向着广大的腹地延伸,一条接一条,打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中国,正在“下血本”疯狂开凿运河!从南到北,六大省份都在全力行动:安徽,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