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a Space Station)计划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例如国际空间站上刚刚迎接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MS-29号货运飞船的到来,至此国际空间站上一共停靠了两个载人飞船以及四个货运飞船,未来这种情况在中国空间站上也会很常见! 例如不久前公布的“轻舟货运飞船”以及“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未来都可能陆续的上行中国空间站,尤其是在空间站内实验任务比较繁忙的时刻,会有多个...
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留影。 资料图片 一横一竖组成遨游太空的“T”字,积十多年苦功,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了,铸就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世界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一分子,我以参与中国“天宫”建设为自己最大荣耀。 三步走,步步为营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
那么,建成的中国空间站是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情况呢?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三个舱初始的总质量约为67.5吨,这个质量是国际空间站的1/6。整个密封舱的空间是300多立方米,航天员的活动空间是122立方米,这个活动空间是国际空间站的1/3。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的空间站安装了25个实验机柜,是国际空间站的4/5,建成了...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乘组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会师”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 第二次“太空会师” 【第一排左起】费俊龙(SZ-15)、景海鹏(SZ-16)【第二排左起】张陆(SZ-15)、邓清明(SZ-15)、朱杨柱(SZ...
中国航天的每一次成就都似乎在“惊艳世界”,而这次外媒再次感叹中国“悄悄”完成了一项重大太空实验。 这项实验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中国空间站扩展计划的一部分,为什么中国选择了“低调”的方式?这项实验和未来的空间站升级有何深远意义? 悄然进行的充气密封舱试验 2024年9月27日傍晚,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
2023年,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圆满完成了1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飞船返回任务;航天员乘组在天宫两度太空会师,实现常态化在轨轮换交接。航天人天地一心,让中国人的“太空家园”遨游苍穹。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试验性维修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
所以,到底那个国家的航天员率先进入中国空间站,这是值得期待的,毕竟这是我国空间站走向国际合作更大的一步。而且除了航天员之外,国外的项目加入倒是确定了,已经有17个国家加入之中空间站,具体的名单,合作项目,大家看下图就行。所以,中国确定已经邀请国外航天员,国外项目也加入了,但是多久看到这些国外航天员...
中国空间站目前已经实现了“舱舱皆有气闸舱”,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气闸舱,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承担了航天员出舱任务,问天实验舱到位后,又有了空间更大的人员专用气闸舱,这两个气闸舱还能形成备份关系。 假如,问天舱的人员专用气闸舱故障,身处舱外的航天员还能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气闸舱回到舱内,实现“异舱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