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需要二者相互促进。”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孟广禄代表说,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代表委员表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
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才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 从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富裕,也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实现精神富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判断和纲领性确认,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要求和实践特征,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自觉,和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信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
”人文化成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指的是通过人文来教化天下,让社会发生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论述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两个文明...
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协调发展。”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说,黑龙江省文旅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总书记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作出深刻阐释。人无精神则...
“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现代转型的理论从预言变成了现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重新焕发生机,中华文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现代转化”,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