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复生,潘复生,1962年7月30日出生于浙江金华,轻金属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潘复生从合肥工业
19岁大学毕业、30岁晋升教授、55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外人看来,潘复生院士已经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而这个高度的背后,凝聚着潘院士超过常人的勤奋与努力。△潘复生院士接受封面新闻专访 1962年7月,潘复生出生于浙江兰溪的花塘村。他回忆说:“童年时,上学要走一条曲折的小路,路旁水塘密布。每逢冬季,路面结...
在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展览室,众多超大型镁合金板材和型材令人瞩目,也让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潘复生倍感自豪:“像这款大型材,起初,许多业内人士都难以置信,镁合金型材竟能做得如此大而薄。” 20多年前,镁作为轻金属,其巨大潜力鲜为人知。如今,我国的镁合金技术和产业正迅猛...
人物名片潘复生:1962 年生,浙江兰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从事高塑性镁合金、镁电池、镁固态储氢材料、轻合金先进成形加工技术和深度纯净化方面的研究,牵头组建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国家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 此外,重庆在新型储能材料和技术的研发方面具备技术优势,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包括镁电池材料、镁储氢材料以及新能源转型的安全控制等方面。重庆还拥有国家级平台和制造业基础,这些都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市场需求方面,重庆对储能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重庆也需要有相应布局。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依然要从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体现,也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首先要体现在劳动者有创新的能力和思维,从而形成创新的技术和工具,进而形成创新的产品和企业。 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劳动者,也就是创新人才。潘复生认为,没有人才质量的提升...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依然要从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体现,也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首先要体现在劳动者有创新的能力和思维,从而形成创新的技术和工具,进而形成创新的产品和企业。 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9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团队到池州学院考察指导池州市镁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先柱出席座谈会,并与潘复生院士共同为池州市镁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揭牌。重庆大学二级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先华,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
潘复生院士主要观点如下:(谭军教授代讲)1、通过固溶强化,增加适当原子固溶到镁基体,增加基面滑移的阻力,适当降低非基面滑移阻力,从而提高塑性。2、通过晶粒细化、熔体纯净化、优化模具结构设计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镁合金的抗裂性能。3、通过阳极氧化、增加阳极耐腐蚀性等处理方式对镁合金产品的表面防护、整体塑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