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之青少年篇解读(2021-2022) 直播时间: 2023年06月10日 19:01 主讲人: 郑云哨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本文是郑云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高度相似,其中首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与收入。 与历次调查结果相似,本次调查发现,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与以往青少年群体的抑郁风险检出率相似(侯金芹、陈祉妍,2021),...
国民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年龄与心理健康 从图表可以看出,抑郁风险呈现低龄化倾向,其中18-24岁青少年抑郁风险最高。 运动频率与心理健康 从图表来看,每周从不运动的人群抑郁风险最大,每周运动一次,抑郁风险降低10个百分点。 运动时长与心理健康 从图表看,每次运动时长超过20分钟,就对心理健康有益。 午睡与抑郁风险 从图...
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青少年群体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等问题提出建议。你校准备组织一次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活动。作为...
与历次调查结果相似,本次调查发现,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与以往青少年群体的抑郁风险检出率相似(侯金芹、陈祉妍,2021),并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2.3%,显著低于18~24岁年龄组,显著高于3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见图1)。焦虑风险检...
分可知,此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可从父母多关心子女的重要性,降低青少年抑郁风险还需要学校、社会、国家等多方面关注,父母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照顾与陪伴青少年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如何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答时,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作答,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①部分(约14.8%)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
首先,国民心理健康总体状况随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18-24岁青少年的抑郁风险最高,而低龄化倾向明显。运动频率和时长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每周至少运动一次,抑郁风险降低10个百分点。每次运动超过20分钟,对心理健康尤其有益。午睡时长与抑郁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不午睡的人群抑郁风险最高,而午睡30-60分钟...
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基层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等,旨在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的发布是对国内心理健康现状的一次全面梳理,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更多关注,并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 ...
《总报告》对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现状与趋势、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维护和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2021至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共采集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内的总样本逾19万份,《总报告》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年人样本6859份,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占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