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遵循的原则 编辑 语音 起草工作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依法解释。主要针对新行政诉讼法的具体条文,围绕审判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二是突出重点。对整部行政诉讼法的全面解释需要一定的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5年4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中文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属性 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是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的重要依据。该解释详细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等各个环节的法律适用问题,为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
法释〔2015〕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你推荐 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告在一审程序中应当何时提供证据 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具体如下:1,原告或第三人提供证据的时间为开庭审理前或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2,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现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对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受案范围 第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现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对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受案范围 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第一审人民法院认为情况特殊需要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执行的,可以报请第二审人民法院执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也可以决定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第八十六条 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5年4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4月22日 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