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郭建龙 历史·中国史·0字 完本| 更新时间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两千年丝路兴衰史郭建龙 致梦舞君 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第一本书 依然记得你抱病批阅草稿时的辛劳 你认真地订正着每一个字词 因你的意见才有了本书的终稿 楔子 一个僧人踢开的百年外交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一位汉地的僧人从大唐都城长安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
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
由于控制了中国和波斯的海港地区,就控制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东西方终点,海洋变得更为人熟知,出现了世界级的冒险家和旅行者。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是一个在哥伦布之前比马可.波罗更伟大的旅行家。几乎跑遍了除西欧之外的整个已知世界。公元1324年,年仅22岁的伊本.白图泰选择离家出游。最初的目的只是去麦加...
《丝绸之路大历史: 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
大秦国王一直想和中国打交道,但是在陆路上却受阻于安息,因为安息要从贸易中赚取差价,不会允许两方使者自行交流。 这一段记载与西方历史中记载的罗马帝国喜欢中国的丝绸,不惜以重金购买的说法相吻合。 到了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大秦国王安东尼的使者才从海上经过日南到达了中国,这一次到达也并非没有疑点,这些人到底...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是一本由美国汉学家彼得·弗兰克·鲍德曼撰写的历史著作。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详尽的细节,展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碰撞。本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丝绸之路历史。这个时间段内,古代中国经历了从汉朝到明朝的政权更迭,而与此同时,...
巴尔赫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从西方的伊朗进入东方的中国、北方的中亚和南方的印度,几乎都要经过这座城市。据说,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公元前334年到前324年,比张骞出使西域早了大约200年),这座城市就已经很有名了。 以巴尔赫为中心的这片地区有着许多名字,在西方,被称为巴克特里亚(Bactria...
丝绸之路由此诞生。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