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后的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丝绸之路54个廊道中第一个成功申遗的项目。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
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展览分为“世界之都”“商贸之都”“文化之都”“时尚之都”“长安与浙江”五个板块,前四个板块从当代视角看古代都城长安,在展陈上用色也更为恢宏,“长安与浙江”则通过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将展览主题与本地相结合,以文物实证南北地区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以唐诗为暗线,串联起锦绣长安与诗...
“丝绸之路的起点,一般来说是在长安。因为打通丝路的第一人张骞是西汉人,而当时西汉定都在长安,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认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长安。然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东汉定都在洛阳,所以东汉时期丝路之路的起点在洛阳。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洛阳在河南省,长安在陕西省。而想要通往西域的话,如果从洛阳...
以关中平原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通达亚欧非三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唐代空前繁荣。《资治通鉴》记载了这一盛世景观,“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丝绸之路迎来了黄金时代。据《唐六典》记载,唐王朝大约与三百个国家和地区有过外交往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长安:他们有通过官方...
历经上千年,这件“金饭碗”依旧光彩夺目。6月19日下午,“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大展在位于杭州西湖南山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在展览上,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件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拉开2024丝绸之路周的序幕。图为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这件“鸳鸯...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和古建筑(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 沿线文化交流密切 为了全面保护、研究、利用文化遗产 2014年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联合申报的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 “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让我们从一件件展品中 读懂和合之美 彩绘...
汉朝时,从长安出发的第一条重要通道就是从甘肃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沿着长城一路向西的道路。这条路在秦汉时代一直是通往西域各国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从西汉开始,西域地区就被称为“西域”,后来改称为“西域”。西汉时期,中国和西域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汉武帝时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到大月氏(今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