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酵法生产丁醇的产物质量浓度很低,为了实现丁醇的高效分离浓缩,文中采用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对模型发酵液(丙酮、丁醇、乙醇混合溶液,ABE)进行浓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真空度、错流速度、料液质量浓度的增大,丁醇通量上升;渗透汽化膜对丁醇选择性在温度50℃时最佳,并随真空度的减小而减小,随料液质量浓度的...
本研究通过向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液添加少量电子受体(Na_2SO_4/CaSO_4,2g/L),使得梭菌胞内的电子穿梭传递系统的电子流和质子流发生改变,较多电子e~–和质子H~+走向NADH合成途径,有利于丁醇合成;电子受体添加还可以促进对梭菌生存/丁醇合成的"有益"氨基酸、特别是缬氨酸的胞内积累/分泌,进一步强化了丁醇...
对ABE复合柴油的影响规律.构建了九组分ABE复合柴油液滴蒸发模型,利用石英丝挂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得到了ABE复合柴油内部汽化机理,高温下,ABE复合柴油液滴中迅速达到并超过丙酮,乙醇等高挥发性组分沸点温度是导致液滴...
本书包括了测试装置与数据处理、ABE/柴油混合液与纯柴油喷雾特性和燃烧特性对比研究、ABE和丁醇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喷雾和燃烧特性对比、ABE组分比例对ABE/柴油混合液喷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ABE掺混比对ABE/柴油混合液喷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ABE碳烟测试及生成机理研究、总结与展望等内容。 目录 评论 评分: 1 2 3 4 ...
燃油流量的总热量增大和热功转换效率提高是促使发动机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随ABE掺混比增加,NO比排放明显降低,CO比排放略有增加,碳氢化合物比排放先增后减.浓混合气工况增加ABE含量比在当量空燃比状态下增加ABE含量,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增大更明显,发动机的NO比排放降低更加明显.研究表明高速汽油机掺混ABE燃料具有较好...
ABE生产菌对葡萄糖和木糖都有较高的利用效率,但对酚类、醛类等抑制物比较敏感,因此以秸秆水解物为底物发酵时需要进行复杂脱毒处理。目前常用的脱毒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有旋转蒸发、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等,其中旋转蒸发适合乙酸、糠醛等易挥发性物质的去除。活性炭吸附是主要依靠吸附作用除去...
ABE fermentation with sweet potato as raw material,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of broadening the source of raw material for producing ace-tone-butanol-ethanol from fermentation and deep processing of sweet potato.%[目的]研究以甘薯为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丁...
ABE/汽油掺混比对缸内燃烧状况,气体排放和微粒排放的影响规律.发现ABE100%的滞燃期比其他掺混比例的滞燃期长,在向ABE中添加小比例汽油即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随ABE掺混比例增加,主燃期缩短,缸压峰值和最大放热率逐渐上升.因ABE燃料性质不同,使喷油量产生差异,导致了进气状态发生改变,进气效率得到提升,同时由于ABE...
通常,丙酮、丁醇、乙醇(Acetone-butanol-ethanol,ABE)的生产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然后通过蒸馏分别回收发酵产物,这种发酵称为ABE发酵。用于ABE发酵的菌种主要是梭菌,发酵所用原料为粮食类淀粉质原料,如纯玉米粉、纯小麦粉等,它们营养较为丰富,发酵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外源物质,但是玉米、小麦等原料价格较高,用来发酵生产ABE...
渗透汽化后得到的产物III中丁醇、ABE总溶剂的浓度分别为32. 4%,39. 5%,与对比例I相比分别提高23. I倍、17. 2倍。 实施例4 利用吸附剂吸附发酵偶联渗透汽化在线分离提纯发酵液中丁醇的方法; 与实施例I区别在于 开始发酵时,不启动泵II,当发酵进行到生产菌的对数生长期时,启动泵II,使发酵液在发酵罐和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