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只要实施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与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违法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如果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的,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
一、我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视,主体是经营者,目的是市场竞争,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后果则是导致损害了多方的合法利益。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了七种主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
以下7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一、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或者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名称、姓名、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以及实施其...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章 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下了定义,根据该法第1条和第2条,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法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以及法律和商业道德,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经营者则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
经营者不得实施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市场公平交易,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国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组织查处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9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直播“赌石”、假冒“ChatGPT”等上榜 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随着互联网领域竞争业态及方式的转变,借助技术手段,衍生出的数据爬取、流量劫持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频发多发,刷单炒信、虚假交易、口碑营销等网络虚假宣传行为花样翻新,网络不...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是为预防和制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鼓励创新,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定。2024年5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1号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