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曾和三联书店的老总编范用等朋友成立了个吃喝团,计划到餐馆考察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菜,说这些大路货才能看出厨师的真功夫——这当然也与文人们腰包的丰盈程度有关。可惜只活动了一次,汪老就去世了,留下他写吃的文章,让读者们思恋云南的菌子,昆明的雨。(详见本期《“老头儿”三杂》) ...
浮躁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有幸享受一下亲自做菜的过程也是一件暇意的事情,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营养美食呈现时,每次至少两碗米饭,我绝对能禁得住诱惑,控制住欲望,不吃第三碗。@赵宇琪作为江西人,那必须是一道辣椒炒肉了。红色和绿色泛着油光的辣椒搭配上煸炒得干干而又嫩滑的五花肉片,辣椒一定要比肉多,不然就不...
转发微博【转发】@三联生活周刊:汪曾祺的作品就像豌豆尖,炒香肠可以,清炒也可以,下面吃,加几茎,更是好。 杨早:喜欢吃豌豆尖不?那你应该喜欢汪曾祺 O本文来自:中读
#旧刊分享##汪曾祺人间烟火# “我是一九二零年生的。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汪曾祺在《自报家门》里写自己的出生。 汪曾祺一生没有一部长篇小说,有的只是写意的...
三联生活周刊 14-05-22 10:00 来自微博weibo.com #新刊#【汪曾祺】我们家老头儿虽然被人戴上了“最后一个士大夫”、“学者文学的代表”之类的帽子,杂七杂八的东西也知道一些,但是很不成体统,有杂而无学。老头儿之杂,起码有三,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汪朗回忆父亲汪曾祺《“老头儿”三杂》,一万字...
有关汪曾祺的宣威火腿饼记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那几年,应该是神仙般的几年。他写过一篇《跑警报》,讲的是他刚到昆明时,日本飞机时常空袭,西南联大的师生接到空袭报警,总要找个地方躲起来——跑警报。曾经的联大里,有人在跑警报时洗头发的、也有人揣着馒头往山里走的;而汪曾祺作为民国最著名的“吃家”,即使...
#三联读书# 汪曾祺说:“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他的书《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有这些关于家人的记忆: “我父亲手很巧,而且总是活得很有兴致。他会做各种玩意。元宵节...
三联生活周刊 21-05-16 20:30 来自微博视频号 已编辑 #汪曾祺逝世24周年# 记得课本里学过的高邮咸鸭蛋吗?那个会“吱”一下冒出红油的鸭蛋,让很多人知道了汪曾祺。事实上,在中国,很少有作家像汪曾祺一样,以小说、 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400 多万字,穷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以作品完成了自我和家乡的书写...
【时代的小菜:汪曾祺美食地图】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味道,汪曾祺锅里的菜,不卑不亢,他笔下的菜,也毫无抱怨。在今天看来,那些有关滋味的文字,也不会过时,或许那些美文都是永恒的。话到此处,也想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词儿去形容一下汪老的文字,那就是“治愈”,那些句子治愈的不只是他的读者,或许也包括三起三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