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 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 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
简介: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下瞿唐。 她是中医大学的学生,他是曾经天潢贵胄却境遇悲惨的皇子,只因那传说中的三生石,他们的前尘、今世和来生就注定会纠缠在一起,永生永世无法解脱。 还是为我最喜欢的八阿...
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唐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
中秋那天,天色向晚时分,李源看到葛洪川那边有一牧童骑着牛慢慢地走过来。牧童拍着牛角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必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一听,便知牧童是圆泽法师的后身,他压抑着心中的激动,站起身声音颤抖地问:“泽公,您……可还安好?”说着,就要...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仿 此身虽异性常存 宋·苏轼 第一回、头场雪吕氏喜得麟儿,太平年老道测算天机 吕惊蛰生在头场雪,十月初七。彼时是一个灾年,夏天的收成不佳,吕家仅凭最后的余粮勉强度日,余下的全换成现钱,用于找位教书先生给吕惊蛰起名,老先生是村里唯一一位秀才。不巧去书院那天,先生犯了病...
意思是: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尽管变了但心性却长在。 出自唐代袁郊的《甘泽谣》。 原文为: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00...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我们在三生石上走过,都是有情人、有缘人,是赏月吟风的好朋友。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不要以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为乌有,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们如果对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转、六道轮回,只要播种功德,总会有美好...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听了,心生感慨,他知道是前世的友人归来,便忍不住问道:“泽公,你还好吗?”只听到那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果然前来赶赴前生的约定,只是可惜我的俗缘未了,尘世里,还有太多没有割舍的情缘,所以现在还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修行不...
后十三年,自洛适吴,赴其约。至约所,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呼问:“泽公健否?” 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