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根有三个:欲界系的贪、欲界系的瞋、欲界系的不善痴,这三个是一切不善的根子,任何不善法都从这个树根上长出来的。什么叫根?有三个意思。一个是「唯不善」,这三个法就是不善,不通无记。第二个,「是烦恼(简随烦恼)」,是根本烦恼,不是小烦恼。第三,「与一切不善为根」,一切不善的法都从这里长...
于中八种是不善故;立不善根。身边二见相应无明,是无记故;非不善根。问:根是因义。身边二见、相应无明、既是一切不善法因;何故不立不善根耶?答:若法、体是不善,能为一切不善法因者;立不善根。身边二见相应无明。虽是一切不善法因;而体是无记,故非不善根。由此三不善根,以十五事为自性。已说自性;...
众生有三不善根—贪、瞋、痴。此三者涵盖一切恶法,从内心昏昧不明的随眠,到表现于最粗的言行,无论程度强弱或以何种方式呈现,都是「苦」的根本因。#佛教# û收藏 15 12 ñ88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三不善根 摘自: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种不善。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为‘三善根’的对称。贪者,染著顺境;嗔者,忿怒逆境;痴者,无明、不辨事理。此三烦恼乃生起诸恶的根本,故称不善根。此外,三不善根均与六识相应。见《成...
三不善根!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贪嗔痴出自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
那么,什么是三不善根呢?佛陀解释:贪、嗔、痴,就是人的三不善根。 仔细想想,佛陀的教诲非常对。贪婪、嗔怒、痴迷,确实就是人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国民间称“酒色财气”为人的四大毒药,并有诗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沉湎于酒色财气,其实就是贪嗔痴的具体表现而已。佛陀善于...
贪嗔痴出自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对我来说,从小到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贪。 仍然记得我小学时候读书十分出色——这也源于我家里人都不让我出去玩,那时候也没有电子产品,唯一的娱乐就是学习。所以我小学时候一直是第一名,那时候开心网,...
三毒指贪、嗔、痴。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他们是让人产生痛苦和不足的因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能坏出生之善心,故又称三不善根。——节选自图解《六道轮回》 发布于 2021-02-10 13:14 赞同1 分享收藏 ...
贪,是欲望、贪得、各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欲求、爱念、对名利权力的追求等等,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段誉贵为大理国王子,在大理无量山的琅嬛福地发现了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