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原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本题考查:诗词鉴赏诗词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
出自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拼音和注音 qī bā gè xīng tiān wài , liǎng sān diǎn yǔ shān qián 。 小提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译文:空中星星时隐时现,林间小雨微洒。 全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每天一首古诗词 865.70万1.38万免费订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译文] 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着两三点小雨。 [出典] 南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 对结尾两句流露的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欣喜 B. 迷惘 C. 愁闷 D. 厌倦 2.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鹊”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2)题详解: 本题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猜你喜欢 2968 杂七八 by:向南看海 14.7万 瞎七八侃 by:lisbethguo 87 乱七八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 辛弃疾,“西江月”是 词牌名。(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出自南宋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半夜鸣蝉。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