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彭德怀 政委:彭德怀(兼) 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 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参谋长:阎揆要 二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司令:刘伯承(通常提及) 三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张震 第一副政委:谭震林 政治部主任:唐亮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司...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林彪在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列第三位。政委罗荣桓是湖南衡山县人,他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在军事生涯中长期从事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最高人...
第一野战军 -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他是平江起义领导之一,红五军创始人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第一野战军解放了西北五省。- 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 副政委:习仲勋。第二野战军 - 司令员:刘伯承,有着“军神”美誉,先后担任过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第129师师长等重要职务,率部解放了中原地区和西南...
关于四大野战军的各部长官,我们大多耳熟能详——例如第一野战军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第二野战军的总司令是刘伯承,政治委员是邓小平;第三野战军的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是陈毅;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是林总,政委是罗荣桓。但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四大野战军的司令无一不是解放军中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副司令的安排上却迥然...
二野,即第二野战军,由之前的中原野战军改编而成。他们则如同中原大地上的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中原,直逼长江之滨。他们不仅在中原战场上屡建奇功,更在渡江战役中展现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二野的司令员是刘伯承,政委是邓小平。三野,即第三野战军,由之前的华东野战军整编而成...
二野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下辖第3,4,5三个兵团,9个军和一个特种兵纵队。陈锡联,陈赓,杨勇分别担任第3,4,5兵团的司令员,李达兼任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整编之后的第二野战军总兵力28万余人。差不多是一野的一倍。二野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川东宋希廉集团...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军事理论与实战经验丰富,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等。政治委员邓小平,作为核心决策者之一,领导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为战役胜利提供坚实保障。副司令员李达,长期担任参谋长,凭借丰富参谋经验,协助指挥作战,保障部队高效运转。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
像创业期的几位“合伙人”吕正操、周保中,老资格的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程子华,以及三军大整编以后的兵团级后起之秀刘亚楼、邓华,还有打出来的李天佑、刘震、陈伯钧、黄永胜、韩先楚,以及李聚奎、周纯全、洪学智等人。此外,四野还是政工人才的富集区,像黄克诚、谭政、萧华、赖传珠等人,都是我军政工方面的优秀将领。
很多人都认为四野的三号人物是刘亚楼,这其实并不正确,本文开头说过,军委在1948年和1949年进行过两次大整编。番号变更为四野时,刘亚楼已非参谋长而是14兵团司令员了,并不在野战军司令部中。再退一步讲,即便刘亚楼仍是野战军参谋长,他的地位也没有谭政高。谭政是第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初期罗荣桓前往...
二野(中原野战军) :由刘伯承领导,前身是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部队,主要作战区域在中南和大西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三野(华东野战军) :由陈毅和粟裕领导,前身是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主要作战区域在华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地。四野(东北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