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宁是土生土长的贾汪人。在她印象中,小时候的家乡“一城煤灰半城土”。贾汪区是个百年产煤区,煤矿最多的时候,大小矿井有226对,全区累计出产原煤3.6亿吨。“我爷爷和父亲都是矿工,采煤环境潮湿劳累,落下了风湿的毛病。”朱雪宁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生活写照,没有游客愿意来。带着客户来...
目前,这个4A级景区吸纳了朱雪宁等2000余名周边居民就业。 “以潘安湖景区为支点,撬动了大洞山、凤鸣海、督公湖等景区的发展,带动了贾汪区的全域旅游。”贾汪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华介绍,曾经的贾汪区文旅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眼下,青山绿水的贾汪区创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滑雪、...
徐州自2013年开展国家级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紧扣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目标、六大类22个指标体系、“两带三区”总体布局,实施完成90个具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3.5亿元,让一座传统的煤炭资源城市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在徐州部分垂钓爱好者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15年8...
通过生态修复,形成湖面0.72万亩、复垦耕地0.94万亩。 贾汪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雪峰介绍,在潘安湖综合治理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又在潘安湖南面修复了二期3800亩的采煤塌陷地,2020年开始进行三期——8000多亩解忧湖采煤塌陷地治理。 目前,潘安湖湿地公园水质达Ⅲ类水标准,有植物328种、动物189种,其中鸟类106种...
目前,潘安湖湿地公园水质达Ⅲ类水标准,有植物328种、动物189种,其中鸟类106种、鱼类46种。不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成为“常住居民”,还吸引震旦鸦雀来“安家落户”。“谁能想到,如今‘一城青山半城湖’成了贾汪区吸引客商的金名片呢?”鹿守光说。...
目前,潘安湖湿地公园水质达Ⅲ类水标准,有植物328种、动物189种,其中鸟类106种、鱼类46种。不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成为“常住居民”,还吸引震旦鸦雀来“安家落户”。“谁能想到,如今‘一城青山半城湖’成了贾汪区吸引客商的金名片呢?”鹿守光说。 发展生态旅游 ...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是个百年产煤区,过去由于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当地对采煤塌陷区实施生态改造,不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如今,贾汪区揭过了“黑白照”这一页,面向未来描绘着一幅幅“彩色画”。
隔云龙湖远望徐州城区。 有着上百年煤炭开采史的徐州市,也曾生态恶化。如今,该市百年矿区经过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景观再造,实现了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拥有了一串“绿色名片”: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
以生态引领为核心,以节水治污为先导,以“河湖连通润彭城、人水和谐惠民生”的水生态治理工作,经过徐州人近20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实质性蝶变。 治理后成“最美家乡河”的丁万河航拍图。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贾汪区的环境已焕然一新。朱雪宁回忆起小时候的家乡,感慨万分:“那时‘一城煤灰半城土’,与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她感慨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已成过去,如今的贾汪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鹿守光也曾是矿上的推车工和运输工,他深知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他担忧地...